◎專利權訴訟支出之會計處理疑義 Q:
企業於專利權之存續期間內,訴訟所發生之支出是否得資本化為無形資產之一部分?
Ans:
一、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8 號「無形資產」(以下簡稱 IAS38)第 10、18及 21 段之規定,將一項目認列為無形資產時,企業應證明該項目符合:
1.無形資產之定義(即可辨認性、對資源之控制及未來經濟效益之存在);及
2.下列認列條件:
(1)可歸屬於該資產之預期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;及(2)資產之成本能可靠衡量。
依 IAS38 第 20 段之規定,在許多情況下,因無形資產之性質致使無法對該資產進行增添或部分重置。據此,多數後續支出可能僅維持現有無形資產所含之預期未來經濟效益,而不符合無形資產之定義及認列條件。
二、問題所述,有關因專利權而發生之訴訟支出,僅能維持該專利權現有之預期未來經濟效益,尚難以增加其未來經濟效益,故應於發生時認列為費用。此外,若為敗訴,則屬顯示該專利權可能已減損之跡象,企業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6 號「資產減損」之規定對帳上之專利權進行減損測試。 (資料來源:20200412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電子報第842期)
|